對于快遞包裝,央視和發改委出手了,包裝企業們還能坐得?
“雙11”掃貨“狂歡”之后,接踵而至的是快遞大潮。據大數據公司星途數據統計顯示,今年“雙11”全網總銷售額達2539.7億元,產生包裹13.8億個。雖然離國家郵政局預測的15億件還有些差距,但是13.8億個快遞包裹,所產生的廢棄物依然是天量的,包裝的后續處理壓力之大,難以想象。
“綠色警鐘”已敲響,央視報道,發改委出手
此外,隨著外賣行業的迅速崛起,無論是外賣的包裝,還是內含的一次性餐具,所帶來的外賣垃圾也越來越多。對于快遞亂象叢生,央視新聞也對此進行了多次播報。
不僅如此,國家發改委也針對快遞包裝問題做出了回應。11月15日,國家發改委召開了新聞發布會。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,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,在電商、快遞、外賣等領域,推行綠色物流、綠色包裝的實施方案。此外,還將在全國范圍內布局建設50個左右的資源循環利用基地,推動城市典型廢棄物處理處置,積極做好循環經濟促進法的修訂,通過法律手段明確我們推行商品和快遞包裝的簡量要求。
“雙11”會產生多少垃圾?近30萬噸!
“雙11”剛剛結束,記者在北京師范大學西門外快遞服務中心看到,滿大街待取貨物堆積如山,走道上數十名工作人員正忙著分揀貨物裝進2000多個智能快件箱,來取件的學生絡繹不絕。停在路邊卸貨的順豐快遞員表示,最近業務量是平時的3到4倍。
業內人士表示,如果按業內每個包裝箱0.2公斤的通常標準保守估算,今年“雙11”期間13.8億件快遞,將近30萬噸的垃圾!
在北京市西城區某居民小區,環衛工謝阿姨說,這幾天清理快遞包裝花的時間最多,“有的業主拿到快遞后,一邊走一邊拆,包裝袋也是邊走邊扔,到處都是。”
北京市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清潔焚燒中心運行部副經理王士說,本來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800噸,而這段時間,每日進場的垃圾均超過2000噸。其中,紙板、塑料袋、氣泡墊、編織袋等數量明顯增加。
“包裝中用的很多膠帶、塑料泡沫,在焚燒爐中燃燒產生的黑膠對爐壁有影響,增加清理成本。”朝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管理中心黨總支書記郭團會說,一個包裝至少可分出3-4類垃圾,F階段如果實在分不了,紙箱一定要分出來。據不完全統計,每天朝陽區收過來的紙箱,占全部生活垃圾的15%。
相關閱讀
- 對于快遞包裝,央視和發改委出手了
- 2017年的“雙十一”你會收到幾個快遞?
- “雙十一”后,你怎么處理快遞包裝盒
- 雙十一包裝戰績出,連起來可繞地球七圈
- 青海將建成西北最大的綠色印刷包裝企業
- 合力共筑快遞包裝“綠網”
- 江蘇中煙卷煙包裝榮獲全球紅點設計大獎11-26
- 快遞包裝垃圾擾民 城管多項舉措應對11-26
- 圖像包裝與國際紙業結成紙基包裝巨頭11-26
- 哈爾濱包裝業前三季度完成產值50.8億元11-26
- 北京十余所高校試點快遞紙箱回收,這些紙盒都是“寶”!11-26
- 瓦楞紙價降至3650~4200元噸;新一輪環保督查啟動;雀巢包11-26